沫默

长腿叔叔:

被时光遗忘的琉森。

一代名伶奥黛丽•赫本曾在这里举行婚礼,当然,佳人芳踪已难追寻,却深信赫本选中的地方一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
托尔斯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,写出了同名小说《琉森》。哲学家尼采、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、美国作家马克·吐温等人也相继漫游琉森,倾心于此。

法国作家雨果也多次到过琉森,他住过的房子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罗伊斯河北岸。他曾吟咏:“琉森幽雅、静谧,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,柔水在我的脚下流淌……”他在之后写给女友的信中这样描述琉森:“每块岩石是一个字母,每片湖水是一个句子,每个村庄是一个重音号。千百年的叙述像缕缕细烟四处飘荡。这是瑞士的历史…”

1804年,15岁的叔本华曾倚在琉森廊桥的栏杆上为它的美景所折服,之后他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上写下:“从山上尖利的岩石,到镜子般明亮的湖水,所有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形式与色彩。”

 

大仲马则称琉森为“世界最美的蚌壳中的明珠”。很多音乐家在此激发了灵感,创作出不朽的名篇。贝多芬的《月光曲》,据说就是受了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评论影响:第一乐章使人想起“犹如在瑞士琉森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一样”。

沿着琉森湖有一条路叫做“理查德·瓦格纳路”,是为纪念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理查德·瓦格纳而修建的。瓦格纳酷爱琉森,1859年在此完成了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》歌剧,后又创作了《齐格弗里特》田园交响曲,他的传世之作《纽伦堡的诗人》和《诸神的黄昏》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的。

我想像着当年的瓦格纳,应该就是这样一边在湖边悠闲地散步,一边构思着悠扬的乐曲,尽管他夸张地说,“琉森的温柔使我把音乐都忘了。”

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,在琉森这个瑞士著名的度假地则是无尽的悠闲,船在湖上,山影水中,人在画外。

有水的城市才显灵气,瑞士许多著名城市都是逐水而建,真正称得上是依山傍水。琉森就是这样。除了水,琉森的另一大诱惑就是山,巍峨的皮拉图斯山在琉森周边次第绵延开来。在雪山的映衬下,水边的琉森更显妩媚动人,有一种独特的情调与雅致。

旅途中停停走走,放低很多庸人自扰的狭隘思维,去细细品味世界的广博。旅行这件事,是再感性不过的了,即便是到同样一个地方,不同的人目光也会落在不同的角度。正如卓别林所说的,用特写镜头看生活,生活是一个悲剧,但用广角镜头看生活,就是一部喜剧。



评论

热度(189)